面膜的意義就是一種「封閉式」保養,利用調製好的「面膜膠」以及「布料」覆蓋,短暫讓肌膚降溫或是舒緩保濕,但我們不可能一直封閉肌膚,悶久了會有長粉刺或是過敏的疑慮,也會讓後續的保養品難以吸收進去,所以敷完面膜還是洗掉會比較理想。(當然會有例外,像是價位很高的高級面膜也許不需要洗掉,但這樣的面膜在市場上不多)
面膜膠跟一般罐裝的精華還是有蠻大的差距的。
因為成本考量在加上必須要有短時間內的封閉效果,大部分的面膜都不會採用太過昂貴的保養成分,也因為成本考量(一片面膜的價格從8-100多元都有),便宜的面膜會傾向於使用便宜一些的防腐劑或是增稠劑,如果敷完之後捨不得洗掉繼續讓這些成分停留在臉上,長久下來會反而破壞皮膚。
面膜膠可以鎖水嗎?答案是效果不佳
有人說,面膜不用洗掉,因為就是靠那一層膠在「鎖水」。聽起來好像很合理,但實際上不是這麼簡單,就像你塗抹膠水在臉上,它的「鎖水能力」並不式這麼優秀,但卻有封住、悶住的可能性卻很大。因為真正的鎖水靠的不膠體,而是先導入好的精華液之後再利用角質層的神經醯胺來補足間隙,避免散失過快,而不是單純的把一層厚膠抹在兩上封起來就了事。
當面膜的精華吸收得差不多了,剩下的就是那層沒有保濕作用但又可能會悶住皮膚的膠,要不要洗?否則就會悶住皮膚產生過敏紅癢或粉刺與日俱增的情況。

要鎖水你可以有更不悶的選擇
外包裝寫不用洗掉,要照做嗎?看個人,有時候是因為行銷用語,就像跟你說不用卸妝的防曬比較好賣一樣,你可以自己實驗一個月看看再決定要不要相信!
以保濕為目的的話,你其實不需要敷面膜,直接擦精華液會更好。

台灣堪稱面膜王國,台灣人真的很愛敷面膜,很多人認定敷面膜=有保養,或把敷面膜當成保養中重要的儀式。
但敷面膜我們建議要視膚質情況來決定,如果肌膚處於不正常的狀況下,比如:有痘痘或敏感時,最好還是暫時不要敷。
太營養的面膜不見得適合粉刺、痘痘肌
面膜不見得適合每個人,要先評估臉上是不有傷口或處於過敏期間。如果你臉上已經有粉刺痘痘,就不適合再選擇過於營養的面膜了,因為閉鎖性粉刺內含痤瘡桿菌,濕布面膜上大量的水與活性成分,剛好提供了痤瘡桿菌敏衍所需的環境,恐怕會接著冒更多痘痘。
破皮有傷口的痘痘,一直敷濕布面膜可能引起刺激
有些面膜所添加的成分可以對抗痘痘,例如金縷梅或茶樹精油,但把這些成分做成濕敷型態的面膜,僅限痘痘不處於破皮開口的狀態下才能使用。一旦已有發炎傷口還硬要敷濕布面膜,可能會產生刺痛感,也容易引起肌膚潰爛。一般面膜上的使用說明也會強調「請勿敷貼於紅腫傷口處」所以千萬不要因臉上長了痘痘而病急亂投醫,糊里糊塗不看說明書就敷上了。

正在過敏時也要暫時停用濕布面膜
所謂敏感性肌膚,就是肌膚比較容易因外在刺激而發生過敏的現象(紅㸒或起疹子),大多數都是因為角質層較薄或障蔽功能較差的關係,這樣的肌膚應避免敷面膜,以免過敏情況加劇。
通常較廉價的面膜,在布料、香精及防腐劑的選用上都不會太高級,尤其面膜在臉上一貼就是至少15分鐘,若是用到不夠安全的面膜時,敏感肌很可能因受到刺激而過敏,選用上一定要特別小心。
延伸閱讀
想要皮膚變好不一定要敷面膜
艾莎古薩也是調理膚質專家–『去年12月底狂冒痘痘,保養品不敢亂擦。朋友跟我推薦艾莎古薩,我印象中非常久以前有使用過拔粉刺產品,當時覺得好用,沒想到有一陣子沒關注,才發現艾莎古薩也蠻多調理肌膚的產品,用了兩個多月,膚況也算是穩定下來了!』 >看詳情